磁粉探伤检测 CMA CNAS检测报告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磁粉探伤检测,磁粉探伤检测(MagneticParticleTesting,简称MT)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的缺陷,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磁粉探伤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简称MT)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的缺陷,如裂纹、折叠、夹杂、发纹等。其原理是利用工件在磁场作用下,如果有缺陷存在,会在缺陷处形成漏磁场,再将磁性粉末施加于工件表面,磁粉会被漏磁场吸引并堆积在缺陷处,从而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实现对工件质量的判断和控制。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压力容器、铁路交通等领域。
检测标准
磁粉探伤(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MPI)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磁粉探伤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各国及国际相关标准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130-2003《钢的磁粉检测》
JB/T 6065-2007《磁粉探伤机》
JB/T 7974-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2. 美国标准:
ASME BPVC Section V Article NB-4100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 (MT)
ASTM E709-18《Standard Practice for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3. 欧洲标准:
EN ISO 9934-1:2019《Non-destructive testing —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EN 17636:2010+A1:2015《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 of seamless and welded steel tubes》
4. 国际标准:
ISO 9934系列《Non-destructive testing —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在实施磁粉探伤时,应根据被检工件的材质、形状、用途以及相关设计、制造或使用标准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评判标准。
检测流程
磁粉探伤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如裂纹、夹杂等。以下是其基本流程:
1. 委托与准备阶段:
委托方将需要检测的工件及相关技术要求送至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对工件进行接收登记,并根据工件材质、形状、尺寸以及检测标准制定检测方案。
2. 预处理阶段:
清洁工件表面,确保无油脂、锈蚀、涂层等影响磁粉检测效果的物质。
对工件进行适当的磁化处理前准备,如固定、支撑等。
3. 磁化阶段:
采用直流电磁轭、交流电磁轭、中心导体法、线圈法等方式对工件进行磁化处理,使工件内部产生磁场,以便于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显现。
4. 施加磁粉阶段:
在磁化后的工件表面均匀地撒布磁粉(干法)或涂抹磁悬液(湿法)。
观察磁粉在工件表面的聚集情况,如果存在缺陷,磁粉会在缺陷处形成明显的线状、点状或簇状显示。
5. 观察与记录阶段:
使用合适的光源进行观察,识别和评估磁粉显示,判断是否为缺陷信号。
对发现的缺陷进行拍照、标记并记录,包括位置、大小、形状、方向等信息。
6. 退磁阶段:
完成检测后,需对工件进行退磁处理,以防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因剩磁而影响性能或与其他设备相互干扰。
7. 出具报告阶段:
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检测报告,内容应包含检测方法、过程、结果、结论及建议等,并由相关资质的检验人员签字确认。
将检测报告提交给委托方,并保存好原始记录和影像资料以备查。
以上即为磁粉探伤检测的基本流程,具体实施时还需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