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检测 CMA CNAS检测报告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易拉罐检测,易拉罐检测是对金属罐、铝罐、马口铁罐等易拉罐包装容器进行的质量和安全检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易拉罐检测是对金属罐、铝罐、马口铁罐等易拉罐包装容器进行的质量和安全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性能检测:如罐体的抗压强度、密封性、耐内压性能、罐盖开启力、罐体厚度、罐身翻边高度等,以确保易拉罐在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便利性。
2. 化学性能检测:主要是对罐体材料以及内部涂层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有害物质检测(如重金属、BPA等),以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对内容物产生污染。
3. 表面质量检测:包括罐体印刷质量、外观缺陷(如凹陷、划痕、锈斑等)等方面的检查。
4. 微生物检测:对于食品易拉罐,还需要对其内部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确保其达到食品卫生要求。
通过全面细致的易拉罐检测,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检测标准
易拉罐作为食品、饮料等产品的包装容器,其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质安全标准:如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规定了易拉罐所用金属材料的卫生要求、理化指标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2. 产品性能标准:如QB/T 1015-2010《两片罐》,对易拉罐的外观质量、密封性能、抗压强度、卷边质量等都有具体要求。
3. 环保回收标准:如GB/T 34050-2017《再生铝原料 易拉罐》等,规定了易拉罐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时的质量标准。
4. 印刷质量标准:如GB/T 7707-2008《凹版装潢印刷品》,对于易拉罐上的图文印刷有清晰度、套印准确度等要求。
5. 食品安全追溯标准:根据GB/T 22005《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基本要求》,易拉罐生产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以上仅为部分相关标准,实际生产中还需结合具体的行业和地域标准进行综合考量。
检测流程
易拉罐检测流程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环节:
1. 委托申请:首先,由易拉罐生产厂商或使用方提出检测需求,并向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提交样品和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规格、材质、预期用途等信息。
2. 样品接收与确认:检测机构收到样品后,进行登记、拍照留证,确保样品完好无损且与委托方描述一致。
3. 制定检测方案:根据样品特性和客户需求,结合相关国家或国际标准(如GB、ISO、ASTM等),检测机构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和项目,可能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开启力等)、涂层质量、食品安全性(如重金属溶出量、微生物指标等)等。
4. 样品预处理:如有必要,对样品进行清洗、干燥、切割等预处理操作,以便进行后续检测。
5. 实验室检测:严格按照检测方案进行实验测试,记录并分析数据。
6. 结果审核与报告出具:完成所有测试后,由专业人员审核检测结果,确保其准确无误。然后出具公正、权威的检测报告,报告中详细列出各项检测项目、方法、依据的标准以及检测结果。
7. 结果反馈:将检测报告发送给委托方,并针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不合格项提供必要的技术咨询和建议。
以上就是大致的易拉罐检测流程,具体步骤可能会因实际情况和客户需求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