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消毒灭菌监测 CMA CNAS检测报告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清洗消毒灭菌监测,清洗消毒灭菌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实验室、制药企业等场所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等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验证与评价的过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清洗消毒灭菌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实验室、制药企业等场所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等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验证与评价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三种方式,旨在确保所有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在经过处理后达到无菌要求,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1. 物理监测:主要检查清洗机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器的性能以及包装的完整性等是否符合标准。
2. 化学监测:通过使用化学指示剂来确认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的关键条件(如温度、时间、浓度等)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3. 生物监测:这是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通过培养细菌来验证灭菌过程的效果,以确保灭菌后的物品达到无菌状态。
通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因医疗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不彻底导致的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的生命健康。
检测标准
清洗消毒灭菌监测是医院、医疗机构及卫生保健相关机构进行医疗器材和环境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的重要评估手段,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1. 中国国家标准:如《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规定了医疗机构内环境表面、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及效果监测要求。
2. 国际标准:如ISO 15883系列标准( washer-disinfectors and sterilizers for medical devices),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及其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在具体操作中,清洗消毒灭菌监测通常包括物理监测(如压力、温度、时间等参数)、化学监测(如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卡等)和生物监测(如使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等耐高温、高压的菌种作为生物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等方式。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工作人员手卫生监测等,确保整体环境的安全无菌。
检测流程
清洗消毒灭菌监测流程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签订服务协议:医疗机构与具备资质的消毒供应中心或检测机构签订服务合同,明确监测范围、频率、标准和责任等。
2. 预处理阶段监测:
回收清洗前监测: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进行初始污染程度评估,记录器械种类、数量及污染物情况。
清洗效果监测:通过肉眼检查、ATP生物荧光法、酶底物法等方式,对清洗后的器械表面残留物进行检测,确保达到清洁标准。
3. 消毒灭菌阶段监测:
物理监测:如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压力、温度、时间等参数监测。
化学监测:使用化学指示剂(如 Bowie-Dick 测试、包裹内化学指示卡等)验证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生物监测:定期进行芽孢条测试,模拟最顽强的微生物——孢子的杀灭效果,以确认灭菌过程是否彻底。
4. 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监测:监测无菌物品在存放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温湿度)、包装完整性以及发放时的无菌操作等。
5. 结果反馈与改进:机构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医疗机构,对于未达标的情况,共同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整个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的质量控制。
6. 持续质量监控: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不断优化和完善监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以上流程需严格遵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确保医疗器材的安全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