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氨基酸序列测定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蛋白氨基酸序列测定,蛋白氨基酸序列测定是指通过实验方法确定蛋白质分子中各个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这一过程对于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蛋白氨基酸序列测定是指通过实验方法确定蛋白质分子中各个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这一过程对于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用于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测定:
1. 蛋白质测序法(Edman降解法):这是一种经典的化学降解法,通过逐步从蛋白质N端逐个切除并鉴定氨基酸,从而获得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2. 序列分析法(质谱法):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串联质谱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直接对蛋白质进行酶切消化,得到肽段混合物,然后通过质谱分析,解析出肽段序列,进而拼接成完整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这种方法在高通量和精确度上具有显著优势,现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主流技术之一。
检测标准
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测定的标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Edman降解法(Edman degradation):这是测定蛋白质N端氨基酸序列的经典方法。该法通过化学反应逐个脱掉并鉴定蛋白质链上的氨基酸,每次循环只能测出一个氨基酸,然后进行下一轮的反应,直到整条肽链测完。
2.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S):现代蛋白质组学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包括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串联质谱(MS/MS)等技术,可以高效、准确地测定蛋白质或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甚至能对翻译后修饰位点进行精确鉴定。
3. 纳米孔测序技术(Nanopore sequencing):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直接读取核酸或蛋白质序列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生物纳米孔传感器在分子穿过时引起的电流变化来解析序列信息,对于蛋白质序列测定也展现出一定的潜力。
4. 其他方法:如DNA编码库技术(DNA-Encoded Library, DEL)和抗体显示技术(Antibody Display Technology)等,这些方法主要应用于大规模筛选和功能研究,也可间接获取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信息。
以上各种方法的选择需根据实验目的、样品性质及实验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检测流程
蛋白氨基酸序列测定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蛋白质样品制备:
提取目标蛋白质:首先从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样本中提取目标蛋白质,通常采用裂解、沉淀、超速离心或层析等方法。
蛋白质纯化:对提取物进行进一步纯化,去除杂质,常用的方法有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确保待测样品尽可能纯净。
2. 蛋白质酶切处理:
选取合适的酶(如胰蛋白酶、赖氨酸特异性内切酶等)对纯化的蛋白质进行酶切,将其切割成多个肽段。
3. 肽段分离: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者毛细管电泳(CE)等技术将酶解得到的混合肽段按照分子量大小、电荷性质等因素进行分离。
4. 质谱分析:
将分离出的肽段逐一送入质谱仪进行检测,通过MALDI-TOF(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ESI(电喷雾电离)等离子源结合串联质谱(MS/MS)技术,获取各个肽段的质量指纹图谱和碎裂模式。
5. 数据库检索与序列解析:
将质谱数据输入到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如UniProt、NCBI等)中进行比对搜索,通过搜库算法(例如Mascot、Sequest等)匹配出最可能的氨基酸序列,并确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氨基酸序列)。
6. 结果验证与报告:
对比原始预期序列或已知功能特征,验证所测定序列的正确性。最后整理并出具详细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测定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需要专业且精密的设备以及丰富的生物信息学知识支持,因此通常会由专门提供蛋白质组学服务的机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