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CMA CNAS检测报告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粗集料压碎值试验,粗集料压碎值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路面或混凝土中所使用的粗骨料(如碎石、卵石等)在受压情况下的强度和坚固性的重要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路面或混凝土中所使用的粗骨料(如碎石、卵石等)在受压情况下的强度和坚固性的重要力学性能试验。该试验主要模拟了粗集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承受持续荷载作用时的抵抗破碎能力。
试验过程通常包括:首先,按照规定的方法取样并风干,然后将样品装入标准钢筒内,通过规定的锤击次数对样品进行压碎处理;之后,筛分压碎后的样品,计算粒径小于2.36mm部分的质量占原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这个百分率即为粗集料的压碎值。
压碎值越小,说明粗集料的抗压强度和坚固性越好,更适合用于对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中。
检测标准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的标准依据是《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中的相关规定,主要适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1. 试样准备:取代表性的风干粗集料样品约4000g,精确至1g,过筛去除粒径小于10.0mm的颗粒。
2. 试验步骤:
- 将试样装入金属容器中,均匀捣实,装填高度应使加压后试样层的顶部距压力机压头底面为10mm±0.5mm。
- 然后在试验机上以每分钟50±5次的频率均匀地加荷到200kN,并保持30s,然后卸荷。
- 卸荷后,将试样全部倒出,重新过筛,称量粒径小于2.36mm的颗粒质量。
3. 结果计算:压碎值Qc按下式计算:
Qc = (m1/m0)×100%
式中:m0 —— 试验前试样的质量,g;
m1 —— 压碎后通过2.36mm筛孔的颗粒质量,g。
该试验结果可以反映粗集料在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抵抗压碎的能力,对于评价集料的质量和选择合适的集料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流程
进行粗集料压碎值试验的一般流程如下:
1. 样品准备:
从送检的粗集料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风干、破碎和筛分,得到粒径符合试验要求(通常为10-20mm)的颗粒。
2. 试样装填:
将筛选后的试样充分拌匀后,准确称取规定质量(一般为1350g±10g)的试样,装入金属压碎筒内,尽量使其在筒内均匀分布,且高度满足规范要求。
3. 预压:
在规定的预压荷载下对试样进行预压,以消除颗粒间的空隙,确保后续加载时受力均匀。
4. 主压:
将预压后的试样放入压力机中,按照规程规定的速率施加荷载,直至达到规定的总压力(如200kN或300kN),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荷。
5. 筛分:
卸荷后,取出试样并用规定规格的方孔筛(通常为2.36mm或4.75mm)进行水洗筛分,分离出通过筛孔的细颗粒。
6. 计算结果:
计算通过筛孔的颗粒质量,并根据公式计算压碎值。压碎值一般定义为通过筛孔部分的质量占原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7. 报告出具:
根据试验结果,出具检测报告,报告中应详细记录试验过程、数据以及最终的压碎值结果。
以上步骤需严格遵循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如《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等相关规范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