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喷布过滤性检测 CMA CNAS检测报告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熔喷布过滤性检测,熔喷布过滤性检测,主要是指对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熔融、纺丝、拉伸、定型等工序制成的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熔喷布的过滤效率和过滤性能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熔喷布过滤性检测,主要是指对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熔融、纺丝、拉伸、定型等工序制成的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熔喷布的过滤效率和过滤性能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在口罩等防疫物资中,熔喷布作为核心过滤材料,其过滤性对于决定口罩的防护效果至关重要。
具体检测项目包括:
1. 过滤效率:这是衡量熔喷布能否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如病毒、细菌、粉尘等)的关键指标,一般采用NaCl颗粒物或油雾颗粒物作为挑战介质,通过检测过滤前后颗粒物浓度变化计算过滤效率。
2. 压力降:即在一定风速下,熔喷布对气流产生的阻力大小,直接影响口罩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3. 静电驻极性能:熔喷布依靠静电吸附作用提高过滤效率,因此静电驻极性能也是重要检测内容。
4. 纤维直径、孔径分布等物理特性:这些参数也会影响熔喷布的过滤性能。
以上各项指标需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熔喷布满足医用口罩、N95口罩等各类口罩的生产要求。
检测标准
熔喷布作为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重要原材料,其过滤性能检测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和GB 2626-2019《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的相关要求进行。
具体到熔喷布的过滤效率检测,通常参考的是GB/T 32610中对口罩滤材的规定,或者是FZ/T 73049-2014《熔喷法非织造布》行业标准。在这些标准中,熔喷布的过滤效率一般需达到90%以上(对于直径为0.3微米的颗粒物),同时还需要考虑其压力降、透气性等指标。
此外,针对医用口罩用熔喷布,还会参照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或YY/T 1497-201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进行更严格的过滤性能测试。
请注意,由于标准会随着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请以最新的有效标准版本为准。
检测流程
熔喷布过滤性检测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准备:首先,从待检测的熔喷布批次中抽取代表性样品,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裁剪成特定尺寸和形状的试样。
2. 预处理: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恒温恒湿平衡,以确保测试条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过滤效率测试:将样品安装在过滤性能测试设备(如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上,通过设备产生一定浓度、粒径分布的气溶胶,测定经过熔喷布过滤前后颗粒物浓度的变化,计算出过滤效率。常见的有颗粒物过滤效率(PFE)、细菌过滤效率(BFE)等。
4. 压力降测试:同时,还会测量在一定风速下,熔喷布对空气阻力产生的压力降,评估其在保证过滤效率的同时,是否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5. 结果分析与报告出具:根据测试数据,分析熔喷布的过滤性能是否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比如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或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等,最后出具权威公正的检测报告。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为参考,具体操作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