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是检验水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用来评价水泥的和易性,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是检验水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用来评价水泥的和易性。该试验是将按规定比例配制好的水泥、标准砂和水混合成胶砂试样,然后将其一次性装入跳桌跳动一定次数后形成的砂浆自流平状态下的直径大小,以此来衡量水泥胶砂的流动性。
具体操作是在跳桌上放置一个流动度跳桌仪,将拌合好的水泥胶砂迅速倒进流动度跳桌上的试模中,跳动一定次数(一般为25次),停跳后测量从试模边缘溢出的胶砂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两个直径的平均值即为水泥胶砂的流动度。
流动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硬化后的力学性能,对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以及硬化过程中的均匀性等都有重要意义。
检测标准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是检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在自流平性方面的一种性能指标,主要参照的标准为《GB/T 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以下是该试验的基本步骤:
1. **试样制备**:按照GB/T 17671-1999中的规定制备水泥胶砂试样,即水泥、标准砂和水的比例为1:3:0.5。
2. **跳桌预处理**:使用跳桌进行至少25次的空跳,以确保跳桌的工作状态稳定。
3. **装模与捣实**:将拌匀的水泥胶砂迅速一次性装入流动度跳桌的试模中,用捣棒均匀捣实25次。
4. **提起捣棒与跳动**:捣实后立即提起捣棒,从胶砂加满试模至开始跳动,应在15s内完成。然后进行跳动测试,跳动时间为150次。
5. **测量流动度**:跳动完毕后,测量水泥胶砂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差值,取其平均值作为水泥胶砂流动度。
6. **结果判定**:根据流动度的大小判断水泥的流动性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请注意,实际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确保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检测流程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是检验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在振动台振实后的流动性能,主要反映水泥的水化程度和匀质性。以下是实验室进行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的一般流程:
1. 试样准备:
取出待测试的水泥样品,并按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要求配制水泥、标准砂和水,制成水泥胶砂。
2. 胶砂搅拌:
将称量好的水泥和标准砂加入到搅拌锅中干混均匀,然后加入规定比例的水,按照规定的转速和时间进行湿拌。
3. 倒浆与成型:
搅拌结束后,迅速将胶砂倒入流动度跳桌的试模中,用刮刀整平表面。
4. 跳动试验:
立即提起滑板,让胶砂在自由落体作用下自行流动,启动跳桌按规定频率跳动,一般跳动时间为150±1次。
5. 测量流动度:
跳动完成后,立即测量从试模边缘到胶砂最远端的最大扩散直径,以及与跳桌底板或临近胶砂接触的两个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作为流动度。
6. 结果判定:
流动度结果应符合相关水泥产品标准的规定,若超出范围则视为不合格。
请注意,以上流程为一般操作步骤,具体操作需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