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焊性测试 CMA CNAS检测报告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耐焊性测试,耐焊性测试是指对材料、元器件或电子产品的焊接性能进行的一种评估和验证,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耐焊性测试是指对材料、元器件或电子产品的焊接性能进行的一种评估和验证。这种测试主要是为了检测在经过焊接工艺(如回流焊、波峰焊等)后,产品或其组成部分是否能够保持原有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以及外观完整性,同时考察其抗热冲击、抗金属间化合物扩散、耐高温等特性,确保在实际生产组装过程中不会因为焊接过程而产生失效或者损坏。
例如,在PCB板的生产中,元器件引脚、焊盘等部位都需要有良好的耐焊性,以保证在经过高温焊接后仍能保持稳定可靠的连接。此外,对于某些特殊材料或结构,耐焊性测试也非常重要,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出现变形、破裂、氧化等问题。
耐焊性测试标准
耐焊性测试主要针对电子元器件、PCB板以及相关材料,其标准因应用领域和具体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耐焊性测试标准:
1. IPC-J-STD-002:这是由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制定的《焊接材料及工艺要求》,其中对电子组件的焊接端头(如引脚、焊盘等)的耐焊性进行了详细规定。
2. JESD22-B103:这是JEDEC(固态技术协会)发布的一项标准,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的耐焊接热冲击测试。
3. IEC 61760-1:该标准定义了电子设备用固体电介质的耐焊性测试方法。
4. GB/T 40569-2021:中国国家标准《电子设备用印制板 耐焊性试验方法》,用于评估印制电路板在经过回流焊或波峰焊后,其表面绝缘电阻、铜箔附着力、阻焊膜性能等的变化情况。
以上仅为部分标准,实际操作时应根据产品特性和应用场景选择适用的测试标准。
耐焊性测试流程
耐焊性测试主要是对电子元器件、PCB板或其他相关材料在经过焊接工艺后,其性能和外观是否发生变化进行评估的流程。以下是大致的测试流程:
1. 样品准备:提供待测样品,通常包括PCB板、元器件等,并确保样品是未经焊接的新品,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2. 预处理:对样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可能存在的污染物质,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性。
3. 焊接过程:按照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或客户指定的焊接标准和参数进行焊接,这可能包括回流焊、波峰焊或者手工焊等不同焊接方式。
4. 焊接后检验:
外观检查:查看焊点形态、光泽度、润湿性以及是否有裂纹、空洞、锡珠等不良现象。
尺寸测量:如焊点高度、宽度等尺寸是否满足规格要求。
X射线透视检测:对于BGA、CSP等封装形式的元器件,需要通过X-Ray设备检测内部焊点质量。
电气性能测试:对焊接后的样品进行电气性能测试,确认其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因焊接导致的电气特性改变。
5. 可靠性测试:根据需求可能还包括热循环测试、振动测试、冲击测试等,以验证焊接后的样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6. 出具报告:测试完成后,实验室会根据测试数据出具详细的耐焊性测试报告,其中包括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结论等内容。
以上是一个通用的耐焊性测试流程,具体步骤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客户需求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