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失量测定 CMA CNAS检测报告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烧失量测定,烧失量测定是指对物质在特定温度下加热灼烧后失去的重量百分比的测定,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烧失量测定是指对物质在特定温度下加热灼烧后失去的重量百分比的测定。这个指标常见于各种无机、有机固体材料,如矿石、陶瓷原料、耐火材料、煤炭、土壤、有机肥料、药品等的分析测试中。
具体操作是将样品在一定温度(如800℃、900℃或1000℃等)的高温炉中灼烧一定时间,样品中的水分、有机物以及其它挥发性物质会在此过程中被去除,剩余的残渣质量与原样品质量相比,其减少的部分即为烧失量。烧失量可以反映样品中易挥发成分的多少,对于评价和应用这些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烧失量测定标准
烧失量,通常指的是试样在高温灼烧后失去的质量占原试样质量的百分比,主要用于检测无机非金属材料、矿石、有机物等样品中挥发性物质及水分等的含量。其测定标准依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行业要求有所不同,例如:
1. 对于建筑用砂,《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中规定了砂中烧失量的测定方法。
2. 在煤炭检测领域,《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8)中给出了煤的全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即烧失量的一部分)的测定方法。
3. 在陶瓷原料检测中,《陶瓷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GB/T 17615.1-2017)也包含了烧失量的测定内容。
具体操作步骤一般包括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在规定的温度下灼烧至恒重,然后计算烧失量。具体的标准和操作细节应参照对应行业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烧失量测定流程
烧失量测定流程一般适用于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物以及矿物等样品的烧失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制备:首先,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并记录初始重量。
2. 预处理:如果样品含有水分或者易挥发物质,需要先进行烘干处理,通常在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以去除自由水和吸附水。
3. 高温灼烧: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放入高温炉(如马弗炉)中,按照规定的温度(例如800℃或950℃等,根据样品类型和测试标准确定)和时间(比如2小时)进行灼烧。在此过程中,样品中的有机物、结晶水、碳酸盐等会分解并转化为气体逸出。
4. 冷却与称重:灼烧结束后,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并在干燥器中放置足够长时间使其冷却至恒重,然后精确称量灼烧后样品的质量。
5. 计算烧失量:根据灼烧前后样品的质量差计算烧失量,烧失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公式为:烧失量(%)= [(灼烧前质量
灼烧后质量) / 灼烧前质量] × 100%。
6. 出具报告:根据测定结果和相关标准要求,检测机构出具专业的检测报告。
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操作需依据实际样品性质及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客户要求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