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节能性检测 CMA CNAS检测报告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玻璃节能性检测,玻璃节能性检测是指对建筑用玻璃或其他用途的玻璃材料,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玻璃节能性检测是指对建筑用玻璃或其他用途的玻璃材料,依据相关标准对其保温隔热性能、太阳能透过率、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传热系数等节能性能指标进行科学、准确的测试和评估。这种检测主要是为了衡量玻璃在实际使用中能否有效降低建筑物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提升建筑的整体能效水平。
具体检测内容包括:
1. 热工性能:如传热系数U值(或K值),反映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
2. 光学性能:如太阳能总透射比g值,反映玻璃对太阳辐射热量的透过情况;遮阳系数SC,反映玻璃阻挡太阳直射热辐射的能力;可见光透射比VLT,反映玻璃透过可见光的程度;
3. 节能效果:通过综合评价以上参数,判断玻璃产品是否满足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以及低能耗建筑的相关要求。
玻璃节能性检测标准
玻璃节能性检测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1. 《建筑用太阳能控制镀膜玻璃》GB/T 18915-2013: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用太阳能控制镀膜玻璃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其中包含了对太阳能透射比、太阳光反射比、可见光透射比、U值(传热系数)等节能性能指标的要求。
2.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2008:此标准详细规定了各类建筑玻璃光学特性的测试方法,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到玻璃的节能效果。
3. 《建筑门窗幕墙用Low-E玻璃》JC/T 2174-2013:该标准针对Low-E玻璃的节能性能进行了具体规范,包括辐射率、U值等节能关键指标。
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19:在本规范中,也对建筑门窗、幕墙等部位使用的玻璃节能性能提出了明确的验收要求。
以上是中国现行的主要玻璃节能性能检测标准,具体检测时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
玻璃节能性检测流程
对玻璃节能性检测的流程通常如下:
1. 委托与接受
委托方(如开发商、制造商或业主等)向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提出玻璃节能性能检测的需求,并提供样品及相关资料。
检测机构接受委托后,双方签订检测合同,明确检测项目、标准依据、时间要求等内容。
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由检测人员在生产现场或施工现场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标记并妥善包装运输至实验室。
样品在实验室经过必要的清洗、干燥等预处理过程,确保测试条件符合标准要求。
3. 检测实施
节能性检测主要涉及传热系数(U值)、太阳能总透射比(g值)、遮阳系数(SC值)等相关参数,采用专业的热工性能试验设备进行测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玻璃产品(如Low-E玻璃、中空玻璃、真空玻璃等),可能还需进行可见光透射比、反射比等项目的检测。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
将检测结果与国家或行业的节能标准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达到规定的节能等级要求。
5. 出具报告
检测机构根据实际检测结果撰写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样品信息、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数据、结果分析及结论等。
经内部审核、批准后,正式向委托方提交检测报告。
6. 服务跟进
如有异议,检测机构应对客户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技术支持,必要时可进行复检或仲裁检验。
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检测步骤可能会因不同检测机构的操作规范和执行标准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