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扫描(C-SAM)分析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超声波扫描(C-SAM)分析,超声波扫描(C-SAM,也称为超声波显微检测或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分析)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查材料、组件或封装器件内部的结构、缺陷和特性,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超声波扫描(C-SAM,也称为超声波显微检测或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分析)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查材料、组件或封装器件内部的结构、缺陷和特性。在该技术中,高频超声波被引导至样品内部,通过监测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反射、衰减和速度变化等信息,可以对样品的多层结构、裂纹、空洞、分层、气泡等微观缺陷进行精确探测与分析。
C-SAM常用于半导体封装、电子组件、航空航天材料、复合材料、焊接接头等领域,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超声波扫描(C-SAM)分析标准
超声波扫描(C-SAM,即 Capacitance-Synchronous Detection Acoustic Microscopy)分析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校准**:根据相关国际或行业标准(如 ASTM E168, E3025等),对C-SAM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验证,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2. **检测参数设置**:包括频率选择、增益调整、扫描速度、分辨率设定等,应依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以及缺陷可能存在的尺寸范围来确定。
3. **图像分析与解读**:按照IPC-AC-610H、JESD22-B116A等相关标准,对C-SAM检测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并量化内部缺陷,如裂纹、空洞、分层、异物等。
4. **判定准则**:对于不同应用领域(如半导体封装、PCB板、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需要参考各自领域的标准,如IPC-7711/21、NASA-STD-8739.4等,来制定内部缺陷的接受/拒收标准。
5. **报告编写**:C-SAM检测报告应详实记录检测过程、使用的参数、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对缺陷的评估结论,满足ISO/IEC 17025实验室认可要求或其他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以上仅为一般性概述,具体分析标准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和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要求。
超声波扫描(C-SAM)分析流程
超声波扫描(C-SAM,即Capacitance-Sensitive Acoustic Microscopy)分析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准备:
清洁:确保待检测样品表面干净无尘,无油脂或其他污染物,以防止影响超声波的传播和接收。
标记:对关键区域或疑似缺陷位置进行标记,便于后续重点分析。
2. 设置参数:
超声波频率选择:根据样品材质、厚度及预期缺陷尺寸选择合适的超声波频率。
扫描模式设定:如B扫描、C扫描、3D扫描等。
参数优化:包括增益、动态范围、扫描速度等。
3. 耦合与扫描:
使用耦合剂将样品与探头接触,保证超声波有效传输到样品内部。
开始扫描,超声波探头发射高频超声波,穿透样品并接收从内部反射回来的信号。
4. 数据采集与成像:
软件系统实时记录和处理回波信号,形成图像。其中,不同的颜色或灰度等级代表了不同材料的声阻抗差异或内部结构的不同。 5. 结果分析:
分析图像,寻找可能存在的空洞、裂纹、分层、气泡等内部缺陷。
对发现的异常区域进行详细解读,评估其大小、形状、深度以及可能的影响程度。
6. 报告编写:
汇总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检测报告,包含样品信息、测试方法、观察到的缺陷描述、评估结论等内容。
若有必要,提供改进建议或进一步的测试建议。
7. 反馈与确认:
将分析结果和报告提交给客户,解答客户疑问,并根据客户反馈调整或补充相关内容。
以上是C-SAM分析的一般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因设备型号、应用领域以及客户需求等因素有所不同。
超声波扫描(C-SAM)分析
行业解决方案
我们的服务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断层扫描分析&3D X-RAY

断层扫描分析&3D X-RAY

SEM+EDS分析检测

SEM+EDS分析检测

焊点和连接器质量测试

焊点和连接器质量测试

元器件参数测试

元器件参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