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糁检测 CMA CNAS检测报告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玉米糁检测,玉米糁检测是指对玉米经过研磨、破碎等处理后形成的颗粒状产品——玉米糁进行的一系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测定,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玉米糁检测是指对玉米经过研磨、破碎等处理后形成的颗粒状产品——玉米糁进行的一系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测定。检测内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品质指标检测**:如色泽、粒度、纯度、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等,以评估玉米糁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品质。
2. **食品安全检测**:包括黄曲霉素、重金属(铅、镉、汞、砷等)残留量、农药残留、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等)等项目,以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人体健康无害。
3. **加工过程污染物检测**: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塑化剂等的检测。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全面了解玉米糁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玉米糁检测标准
玉米糁检测标准主要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三大方面。具体的检测标准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玉米糁》(GB/T 10362-2015)。
1.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组织形态、滋味和气味等,要求玉米糁色泽自然,无异味,无霉变,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2. 理化指标:主要涉及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直链淀粉含量等项目,如水分一般要求≤14.0%,蛋白质≥8.0%等。
3. 卫生指标: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GB 2715-2016)等相关标准执行,包括黄曲霉毒素B1、铅、汞、砷、铬、镉、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致病菌等)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检测。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请以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为准。
玉米糁检测流程
玉米糁检测流程一般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委托检测:首先,由玉米糁的生产者、销售者或者使用方(即客户)向具备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提出检测委托,并明确检测项目及标准要求。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指标(如水分、杂质含量、色泽、口感等)、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食品安全指标(如黄曲霉素、重金属残留等)。
2. 样品采集与接收:根据检测需求,由客户提供具有代表性的玉米糁样品,或由检测机构派人到现场取样。样品在封存、标记并记录后送至实验室。
3. 样品预处理:实验室收到样品后,按照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粉碎、混合、提取、浓缩等步骤。
4. 检测分析:运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如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对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5. 数据处理与结果审核:实验人员将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得出初步检测结果,然后由高级技术人员或质量负责人对结果进行复核确认。
6. 出具报告:经审核无误后,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报告中详细列出检测项目、采用的标准、检测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并盖有检测机构的公章和CMA、CNAS等相关资质印章。
7. 报告送达与服务:最后,检测机构将检测报告递交给客户,同时解答客户对于报告内容的相关疑问,提供后续的技术咨询服务。
以上是大致的玉米糁检测流程,具体可能会因检测项目的不同、检测机构的工作程序差异等因素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