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脂末检测 CMA CNAS检测报告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植脂末检测,植脂末检测是对植脂末产品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性指标的测定,以确保其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要求的过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植脂末检测是对植脂末产品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性指标的测定,以确保其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要求的过程。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咖啡、奶茶、烘焙食品等领域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成分为氢化植物油、乳化剂、葡萄糖浆以及其他食品添加剂等。
检测项目通常包括:
1. 脂肪含量测定:检测植脂末中的脂肪总量。
2.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检测样品中水分及其他易挥发物质的含量。
3. 糖含量测定:检测植脂末中的总糖、还原糖等糖类物质含量。
4. 微生物指标检测: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评估其微生物污染程度。
5. 酸价、过氧化值检测:反映植脂末中油脂的酸败程度和氧化稳定性。
6. 重金属、污染物及食品添加剂残留检测:如铅、砷等重金属,以及各类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是否超标。
7. 氢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检测:由于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控制。
通过这些全面而系统的检测,可以有效保障植脂末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植脂末检测标准
植脂末,又称为奶精,其检测标准主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脂末》(GB 26687-2011)等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该标准主要对植脂末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如水分、脂肪含量、酸度等)、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另外,根据产品的用途和销售地不同,可能还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例如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如果使用植脂末,则需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 GB 10767-2010)等更严格的标准。
此外,对于出口产品,还需要满足进口国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具体检测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企业内部实验室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植脂末检测流程
植脂末检测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与接收:首先,由客户提供或由检测机构人员到现场采集植脂末样品。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批次产品的质量状况。
2. 样品登记与预处理:样品在送达实验室后,需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样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并按照相关检测标准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粉碎、混合均匀等。
3. 制定检测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和国家标准(如GB 2830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脂末》)、行业标准或合同约定的标准,确定检测项目,如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灰分、酸价、过氧化值、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
4. 实验室检测:将预处理后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分析,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精密仪器设备完成。
5. 结果审核与报告出具:实验室检测完成后,数据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准确无误。审核通过后,出具公正、客观、科学的检测报告,并加盖CMA、CNAS等资质印章(如果实验室具备相应资质)。
6. 结果反馈:最后,检测报告将被发送给客户,同时就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解读和咨询服务。
以上就是大致的植脂末检测流程,具体细节可能因不同检测机构的操作规程和实际需求而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