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讨论与结论 (一)模型的皮肤特征: 在抗原激发后,24小时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大鼠的出血斑点呈弥散分布,直径1mm大小,周围无红肿渗出,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
我们的服务 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

讨论与结论

(一)模型的皮肤特征:

在抗原激发后,24小时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大鼠的出血斑点呈弥散分布,直径1mm大小,周围无红肿渗出,出现症状的比例大约为40% (图1)

注:a、模型大鼠皮肤;b.对照大鼠皮肤

图1 激发后大鼠的外部特征

(二)模型病理特点:

模型大鼠病理表现为皮下出血,真皮水肿,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炎细胞浸润;肾淤血,肾小球囊腔蛋白渗出物,血管扩张充血及局灶性炎症,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增厚,肾小管内蛋白管型等;胃黏膜可见出血,坏死脱落;小肠绒毛血管扩张充血,上皮细胞脱落;肺淤血,血管周围水肿;肝淤血,灶性炎细胞浸润等(图2)。

注:a. 皮下组织高度水肿,血管扩张充血,弥漫性炎细胞浸润;b.胃黏膜出血坏死;c. 肾淤血,肾小球囊腔内少量红染渗出物;d. 小肠粘膜淤血,上皮细胞脱落;e. 肺淤血,血管周围水肿;f. 肝淤血,灶性炎细胞浸润。

图2 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的组织病理改变

免疫荧光检测发现IgA免疫复合物在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区,血管壁及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壁,常呈斑点状、团块状、分支状或短线状分布(图3)。

注:a.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b. 对照。

图3肾脏IgA的免疫荧光检测

肾脏PAS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肾脏肾小球系膜增生,系膜基质增厚,囊腔蛋白渗出(图4)。

注:图a, b分别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肾脏PAS染色。

图4 大鼠肾脏PAS染色

(三)血常规及便潜血检测:

急性期血常规WBC升高,LYMPH减少,Gran升高(p<0.05),LYMPH%减少,Gran%升高(p<0.01),PLT无明显改变(图5)。实验前便潜血检测阴性,激发实验后10%便潜血阳性。

﹡P<0.01,﹡﹡P<0.05,相对于对照组.

图5 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血常规改变

长春中医药大学4~12岁,住院 2~5天的12名患者血常规检测白细胞(WBC),粒细胞(Gran),单核细胞(MONO)及百分比MONO% 明显增加,分别超出正常范围的百分比为33.3% (4/12),25% (3/12),41.6% (5/12),33.3% (4/12)。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明显减少,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的比例为25% (3/12),血小板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表1)。

表1 患者血常规检测

﹡P<0.01,﹡﹡P<0.05,相对于对照组.

(四)模型免疫指标改变:

血清IgA升高(p<0.05),IgG升高(p<0.01),C3,C4减少(p<0.05),IgE无明显改变(图6)。外周血CD4%下降,CD8%升高(p<0.05),CD4/CD8比值下降,IL-4、TNF-α水平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IL-2水平无差异(图7)。

长春中医药大学4~12岁,住院 2~5天的12名患者血清IgA, IgE升高(p<0.01),IgG升高(p<0.05),C3,C4减少(p<0.05)。血CD4+T细胞百分比下降,CD4/CD8比值下降,IL-4、TNF-α水平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图8,9)

﹡P<0.01,﹡﹡P<0.05,相对于对照组.

图6 HSP大鼠模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改变 图8 HSP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改变

﹡P<0.01,﹡﹡P<0.05,相对于对照组.

图7 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血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改变

﹡P<0.01,﹡﹡P<0.05,相对于对照组.

图9 HSP患者血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改变

生物安全性

动物模型的制备和应用实验必须在具备相应资质的实验室开展。动物模型的制备、应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处置措施、对环境和生态影响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评价验证

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症状、血尿便常规、组织病理改变(包括炎症反应炎细胞浸润、IgA免疫复合物沉积等)、血免疫指标(血清IgA及相关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

制备方法

1.实验动物

SD大鼠,4周龄,体重75~95g,22只,雌雄各半,SPF级动物房饲养。

2.模型构建

1)过敏体质的构建

中医热性药物干姜、荜茇、胡椒水煎剂以1:1:1的比例混合成15%的水溶液,4℃保存备用。动物适应1周后,模型组口服给药,1次/日,连续3周,对照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其它条件相同。

2)抗原致敏

模型动物腹腔注射卵白蛋白生理盐水与弗氏完全佐剂以1:1比例混合的乳化溶液0.5mL,1次/周,连续3 周。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抗原激发过敏反应

腹腔注射致敏3周后,动物尾静脉和皮内分别注射1%和0.3%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激发过敏反应。之后观察动物皮肤红肿状况,照相存档。

研究背景

一、疾病概况

过敏性紫癜(allegric puprura,AP),又称亨-舒综合症(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血管炎性病。流行病学研究提示,HSP的发病率为(10~22)/10万,好发年龄为3~10岁,并发症多,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nephritis,HSPN)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该病复发率高,病程迁延,患病率逐年升高,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无满意效果。

目前关于HSP的不少研究仍处在低水平阶段,鉴于直接进行人体实验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动物实验进行,所以HSP动物模型在整个HSP的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关于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构建的报道很少,因此对该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治疗评价和药物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二、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确,一般认为与过敏有关,致敏原可能为食物、感染、药物、花粉或昆虫叮咬等,临床上常不确定。致敏原进入机体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主要是IgA免疫复合物,过多的免疫复合物不易被巨噬细胞清除,刺激5-羟色胺、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或肾小球膜上沉积,产生过敏毒素,使中性粒细胞在沉积处聚集,并释放蛋白水解酶,局部组织血管损伤加剧,沉积在胃肠黏膜小血管,引起胃肠道出血。该发病机制类似于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引起的III型超敏反应。然而在相同条件下,很多人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并未发生过敏性紫癜,而有些人则首次接触这些抗原刺激即可发生致敏反应,说明患过敏性紫癜的人需具备特异反应体质,并且研究发现这种特异反应体质具有家族倾向性,即基因易感性。

模型信息

中文名称: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

英文名称:NA

类型: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

分级:NA

用途:用于过敏性紫癜研究。

研制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保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过敏性紫癜大耳白兔模型

过敏性紫癜大耳白兔模型

航天失重效应模拟尾吊大鼠模型

航天失重效应模拟尾吊大鼠模型

降质烷诱导狼疮心脏病小鼠模型

降质烷诱导狼疮心脏病小鼠模型

狂犬病毒感染小鼠模型

狂犬病毒感染小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