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产仔数4只,1只活仔,3只死胎;其中一只死胎出现双侧外耳明显小于正常,耳廓上部卷曲。后肢发育畸形,背部、腹部等处皮肤发育不全。
称重选择30kg体重的雌性巴马小型猪与成年雄性巴马猪采用自然交配,经B超鉴定确定此母猪妊娠后开始人工饲喂药物骁悉(吗替麦考酚酯胶囊,0.25g/粒),后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喂药剂量。经药量梯度实验,出现耳畸形胚胎的最终喂药剂量为8粒/30kg。
小耳畸形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明确,环境和遗传因素是目前小耳畸形病因研究的重点。小耳畸形主要涉及胚胎发育期间第一和第二鳃弓的异常,主要表型涉及外耳发育异常。外耳的耳廓是由第一和第二鳃弓的逐渐融合形成的,在发育过程中第一和第二鳃弓之间是相互作用,两弓之间的凹槽加深,形成外耳道,从胚胎的起源来分析,外耳的发育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第一和第二鳃弓通过后脑的部分区域来介导的,后脑是鳃弓的神经嵴细胞的来源,在后脑的第四段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外耳的发育缺陷。
小耳畸形主要是指外耳的先天发育性结构异常,其严重程度主要表现为从轻度结构异常到完全性耳廓缺失,并且可伴有外耳道狭窄和外耳道闭锁等一系列先天性外耳异常,轻者耳廓略小于正常, 畸形严重者耳廓全部消失, 绝大多数患者仅遗留花生状或贝壳状的残耳组织。同时一些小耳畸形患者也常合并颅面部畸形,中耳及半侧颜面骨及软组织发育不良等。
有报道总结了文献报道的骁悉所致的发育畸形病例,发现高达75%的暴露病例出现了外耳畸形。另外Schmidt等利用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初步探讨了骁悉导致畸形的机制,发现干预后胚胎出现腮弓融合、眼囊泡及耳囊泡消失。
中文名称:免疫抑制剂诱导小耳畸形猪模型
英文名称:NA
类型:先天性小耳畸形动物模型
分级:NA
用途:用于先天性小耳畸形疾病研究。
研制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保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Copyright © 2023.广州市健明迪检测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2046874号技术文章 检测服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