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如何编制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如何编制 ,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 按照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和HJ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的要求,提供相关内容和测试数据,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
按照 HJ 25.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和 HJ 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的要求,提供相关内容和测试数据。


更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相关问题,请咨询健明迪检测客服人员。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二阶段报告编制大纲
1 前言
2 概述
2.1 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2.2 调查范围
2.3 调查依据
2.4 调查方法
3 地块概况
3.1 区域环境状况
3.2 敏感目标
3.3 地块的使用现状和历史
3.4 相邻地块的使用现状和历史
3.5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结
4 工作计划
4.1 补充资料的分析
4.2 采样方案
4.3 分析检测方案
5 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5.1 现场探测方法和程序
5.2 采样方法和程序
5.3 实验室分析
5.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 结果和评价
6.1 地块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6.2 分析检测结果
6.3 结果分析和评价
7 结论和建议
8 附件(现场记录照片、现场探测的记录、监测井建设记录、实验室报告、质量控制
结果和样品追踪监管记录表等)

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
1、报告内容和格式
对第二阶段调查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工作计划、现场采
样和实验室分析、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结论和建议、附件。报告的格式可参照附录 A。
2、结论和建议
结论和建议中应提出地块关注污染物清单和污染物分布特征等内容。
3、不确定性分析
报告应说明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计划的工作内容的偏差以及限制条件对结论
的影响。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一阶段报告编制大纲
1 前言
2 概述
2.1 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2.2 调查范围
2.3 调查依据
2.4 调查方法
3 地块概况
3.1 区域环境概况
3.2 敏感目标
3.3 地块的现状和历史
3.4 相邻地块的现状和历史
3.5 地块利用的规划
4 资料分析
4.1 政府和权威机构资料收集和分析
4.2 地块资料收集和分析
4.3 其它资料收集和分析
5 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
5.1 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置情况分析
5.2 各类槽罐内的物质和泄漏评价
5.3 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评价
5.4 管线、沟渠泄漏评价
5.5 与污染物迁移相关的环境因素分析
5.6 其它
6 结果和分析
7 结论和建议
8 附件(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周边关系图、照片和法规文件等)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
1、报告内容和格式
对第一阶段调查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概述、地块的描述、资料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结果和分析、调查结论与建议、附件等。报告格式可参照附录 A。
2、结论和建议
调查结论应尽量明确地块内及周围区域有无可能的污染源,若有可能的污染源,应说明可能的污染类型、污染状况和来源。应提出是否需要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建议。
3、不确定性分析
报告应列出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限制条件和欠缺的信息,及对调查工作和结果的影响。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若可能存在污染源,则需进行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程度)和空间分布。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及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所需的参数,可单独进行,也可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开展。每个阶段均需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如何编制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二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分析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如何做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一阶段的工作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有哪些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三阶段工作流程解析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